F 临桂书协在松风堂交流-松风堂画廊

临桂书协在松风堂交流

 临桂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东北紧邻桂林市、灵川县,南接阳朔县,西连永福、融安县,北界龙胜各族自治县。县城距桂林市中心6公里,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。随着桂林市加快实施“保护漓江,发展临桂,再造一个新桂林”的战略部署,临桂新区的建设已成为桂林市发展的主要方向。

    临桂县历史悠久,自西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建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,三国至清末,临桂县城一直是郡、州、路、府治所在,故有“桂郡首邑”之称。历夏、商、周属郡。

    临桂钟灵毓秀,人才辈出,是著名的“名人之乡”。唐代以来,广西学子有13人获状元,而临桂县就占5人。明清两代,广西711人中进士,临桂占242人,居广西各县之首。古有“一县八进士,三科两状元”的美称。清代名臣陈宏谋、号称“古今第十三人”的“三元及第”者陈继昌、民国代总统李宗仁、民国著名将领白崇禧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等成为临桂古今风云人物。近年来,临桂籍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牌24枚,其中金牌19枚;在全国、全区比赛中获奖牌253枚,其中金牌107枚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唐灵生、肖建刚分获举重金、铜牌。临桂籍跳水队运动员李婷在世锦赛、亚运会上均获双人10米跳台冠军。临桂堪称“状元之乡”、“将军之乡”、“冠军之乡”。

    临桂交通极为便利。西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——两江国际机场就坐落在县内的两江镇,距县城10公里。湘桂铁路、国道321线、国道322线、306省道、桂海高速公路、机场专用公路、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交会于县城,正在建设的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贯穿全境。

    全县辖6乡5镇,165个村(居)委,1450个自然村,3021个村民小组,壮族村7个,瑶族村83个,回族村2个,总人口47万人,壮、瑶、回等少数民族3.66万人。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,其中,陆地面积2171平方公里,占98 .6%,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,占1.4%。耕地总面积53万亩,人均耕地1.3亩;水田面积43.6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82.7%;旱地面积9.4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17.3%。全县森林面积111.46万亩,森林覆盖率62%。

    临桂地处南岭南缘,为山地、丘陵地区,海拔800至1500米。境内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46条,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,光照足,热量丰富,雨量充沛,年平均气温19.2℃。临桂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中国罗汉果之乡,是全国柑橙、沙田柚、罗汉果的主要产区,也是桂北林区重点县和自治区杉木速丰生产林商品杉基地县。农副土特产品众多,主要有罗汉果、甘蔗、马蹄、豆腐乳、灵香草、棕榈、竹藤器等。罗汉果味甘、性凉,其茎、叶、果广泛用于医药、饮料及调味等方面。临桂的马蹄以顶平、蒂短、个大、皮薄、色红、肉细而享有盛誉。青皮蔗以皮脆、清甜而远近闻名。竹木工艺品出口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际市场,农民画艺术形成了有特色的产业。矿产资源有铁、铅、锌、金、重晶石、白云石、大理石、水泥页岩、石灰石等12种。珍稀动植物有熊、獐、娃娃鱼、银杉、黄檀等。

    临桂还有独特的旅游资源。宛田、黄沙境内的原始森林岭峻谷幽,林海浩瀚,悬崖峭壁上的红滩、九滩瀑布气势磅礴,令人称奇;保宁乡的华岩、临桂镇的水仙岩、会仙镇的古仙岩和八仙岩,怪石嶙峋,风姿独具。主要景点有雄森熊虎山庄、花坪自然保护区、十二滩森林公园、水仙岩、八仙岩、古桂柳运河、李宗仁故居、陈宏谋故居、东宅江蝴蝶泉、瑶寨休闲田园度假村、义江缘景区等。

    近年来,临桂按照“农业大县、工业强县、文化名县、旅游新县”的宏伟规划和目标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全面改革开放,全县“三个文明”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,经济规模迅速扩大,实力逐步增强,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。2008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6.35亿元,增长15.1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21.51亿元,增长5%;第二产业增加值47.8亿元,增长23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17.03亿元,增长7.8%;组织财政收入7.04亿元,增长21.49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.03亿元,增长20.7%;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.9亿元,增长20.8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2元,增长11.02%;农民人均纯收入5143元,同比增长13.9%。

    工业经济实现新的跨越。临桂县坚持工业强县带动战略,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,全县工业经济快速、健康发展。2008年,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9.4亿元,增长35%,增加值30.9亿元,增长33.1%,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5.8%。其中,规模工业产值87.7亿元,增长40.9%,增加值30.9亿元,增长33%;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.5%。形成了生物医药、机械电子、食品饮料、化工建材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行业。全县规模企业93家,其中,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70家,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4家。全县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81.8亿元。为打造工业强县,临桂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。重点抓好秧塘园区建设,支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小区发展,乡镇工业园区完成产值15亿元,实现税收2510万元。鲁山和秧塘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,增长19.3%,税收3.8亿元,增长11.84%。

    农村经济稳步发展。临桂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,以产业化思路谋发展,以市场化运作,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空间,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。2008年,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.5亿元,增长5.18%。粮食播种面积70.45万亩,粮食总产量24.36万吨,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。食用菌种植400万平方米,水果种植面积18万亩,无公害蔬菜种植36.3万亩,西香瓜6.93万亩,罗汉果种植面积3万亩。生猪出栏35.4万头,家禽出笼3479万只,牛出栏2.2万头,羊出栏1.8万头,肉类总产量7.92万吨,禽蛋产量1.16万吨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3元,同比增长13.9%。

   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。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健全,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2.9亿元,增长 20.8%。房地产业稳定发展,新建商品房面积55万平方米,房地产交易额13.9亿元。交通运输、商贸物流、邮政通讯、租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   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。县域经济的发展极在城镇,腾飞的龙头在县城。城镇化是实现强县与富民的有效结合点,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载体。近年来,临桂县按照把临桂建设成为桂林市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,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。先后启动了以县城金山大圆盘、榕山路、人民路、金水路、虎山路等城区主干道的改造建设,修建了世纪大道、西城大道、万福路延长线、人民路延长线、建设路延长线。实施西城污水处理系统工程,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县城地下污水管网铺设,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。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,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随着奥林匹克花园、金水湾花园、碧园印象桂林等一批特色房地产项目的建设,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品位。同时加强市容市貌管理,有效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。坚持小城镇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、农村工业化、农民市场化相结合,进一步完善城镇道路、给排水、市场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,积极稳妥地、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,辐射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。

    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,桂林城市建设重点向西发展,即向临桂县城发展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提出了“保护漓江,发展临桂,再造一个新桂林”的发展战略,也就是要在临桂县城的基础上,再造一个新的桂林市。

    自治区党委、政府从全区和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,提出了建设临桂新区的发展思路。要求桂林城市发展,要建设新区,疏解老城,组团发展,重点向西,优化布局,完善功能,为产业发展拓宽空间,给经济发展提供依托,建设现代化、生态型的山水宜居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。桂林市委、市政府为落实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的决策部署,作出了《关于加快临桂新区开发建设的决定》,把临桂新区作为桂林继续解放思想的先导区、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进行开发建设。

    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《关于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总体规划的批复》,临桂新区定位为桂林市城市新的政务、经济、文化、商务中心、工业物流、商贸基地。临桂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,由临桂新区中心区、临桂县城建成区、西城工业区、庙岭组团等主要部分组成。

    根据市委、政府的战略部署,临桂新区开发建设正全面展开。连接市区和临桂新区的机场路改扩建工程正抓紧实施,市民中心、中心商务区、中心公园、拆迁集中安置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。根据规划,临桂新区建设三年打基础,五年上规模,十年基本建成,届时,临桂新区将成为40万人口的产业发达、生态环保、文明和谐、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新区。


 

 
 

 

 

国画作品推荐
最新书画资讯